![]() |
||||||||||||
|
||||||||||||
![]()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
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
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
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四中全会”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
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
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
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
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
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下半年经济
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
标符合年度预期目标。
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
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
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
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
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
昨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
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
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
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
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
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
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
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
党的“四中全会”怎么开?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要召开七次全体会
议,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
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
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
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
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
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四中全会”,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
期一般4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
决策部署。
8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
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
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10月将召开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
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
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
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
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
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
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
要经党的全会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的审查报告》、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
,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
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34名省
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
副部长李东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
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
总经理王永春)等。
按照规定,上述人员的处理,也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
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追认、确认。
■ 纵深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20个月前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
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个月前的“三中全会”,提出“建
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
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个月后召开的“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重大问题。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节点,“依法治国”贯穿其中,“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习近平多次提依法治国
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
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形势
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
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其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
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习近平多次提到“
依法治国”。
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
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
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
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
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
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党史上的第一次。
7月8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开幕会上,中央
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今年底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上,中央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
问题,而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
依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
家认为,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
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如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这就是四中全会要解决的
问题,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竹立家说。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为形成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路线图”,相关部门数月前就已行动。今年4月,新
华社调研组就来到南通,专题调研“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
治理现代化”。南通网报道称,“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
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
现代化而开展”。
“司法改革”或为切入点
受访专家认为,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
图”,应以司法改革为突破口。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三中全会《决定》
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若干
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
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切入点,更是依法治国的保
障。”竹立家说,“依法治国”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司法公正等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底线
,只有真正实现了司法公正,才能谈及依法执政、依法行
政”。
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
四中全会
时间:今年10月地点:北京
主要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一中全会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成果: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
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
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
会委员人选。
●二中全会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8日
成果: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
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了《国务
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三中全会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成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历届“四中全会”回顾
●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4年2月6日至10日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
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八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8年5月3日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讨论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代表团
的组成和大会主席团的组成等议题。
●十一届四中全会
时间:1979年9月25日至28日地点:北京
成果: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
决定》。
●十二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5年9月16日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
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讨论确定了进一步实现中央
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十三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地点:北京
人事: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四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4年9月25日至28日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
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9年9月19日至22日地点:北京
甘肃博斯特广告设计工程有限公司